Monday, May 10, 2010

《新三国》给人的启发

2010年5月9日 日曜日 阴


这几天都在狂追《新三国》。虽说以前看长达84集的《三国演义》看了无数遍,但比起来,甚是喜欢《新三国》里面的情节:省略了不重要的情节,加强了战斗时的场面和动作、剧情发展及演活了身在乱世中的人性、心中的想法。没有了以前《三国演义》那种只注重故事情节,而不谈计谋心计的迂腐不堪的思想。不过,不喜欢历史的人可能会觉得很闷。毕竟只说董卓到第10集前还活着,这点就有些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太长了点。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最让我觉得敬佩的地方不是他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我”、不是他的阴险狡诈,而是他既很聪明又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理性,充分表现出来的莫过于曹操父亲曹嵩被杀那一幕,曹操表面伤心痛哭,实则却策划着以报杀父之仇之名乘机起兵攻占徐州;还有一幕是荀彧在曹操出兵前看到士兵的阵法散乱,问曹操为何不像以往一般布阵整齐的向徐州进军?曹操轻松的回答了一句:“因为我要让别人知道我父亲被杀了,我为了报仇已乱了方寸”。

由此可见他在想事情方面想得全面、看事物看得远大和透彻,懂得利用时机,善于利用人心,不会因为一时的愤怒与悲伤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做出情绪化的决定。难怪游戏《三国志》里曹操的旗的颜色总是蓝色的。蓝色代表智慧、理性,的确很符合曹操的个性。^^

曹操和刘备在戏中可算是强烈的对比:曹操是现实主义者,刘备却是理想主义者。曹操虽是奸宦出身,但却充分反映了一个人如何在乱世时干一番大事业,攻城掠地、雄踞一方,最后更懂得把握时机,挟天子以令诸侯。

反观刘备身在乱世,姑且不说他是一介织鞋贩履之徒的出身,在乱世弱肉强食的时代不懂得把握机会,每每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不懂得变通,将天下兴亡往自己肩上扛。最经典的莫过于他的那句:“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可看出刘备虽有大志救天下,但他自己可能忘了,他不是神,凭他一个人不可能匡扶正在崩溃的汉室。最终让人觉得他无实力,只能空口说白话。曹操呢,一看就知道是奸雄,但反之刘备看似正人君子,其实却也心思慎密、城府极深。戏中显得他表面仁义,但又透露出极为阴险的气息。

曹操和刘备对比最鲜明的,是曹操对陈宫说话的那一幕:“我曹操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可能你今日看错我,明天又会看错我,到最后我还是我,还是没变”。而刘备方面则是陶谦临死前道破刘备心中真正想法的那一幕:“你不是不想得到徐州,相反你比任何人都想,只是你在意别人对你刘玄德的想法”,而那时刘备虽口口说:“陶公明彻”,但心里则默认了。

简单点说,如果要我自己选择自己要当那个角色,我会选曹操;如果要我选择要跟哪位明主,我会选刘备。看起来虽然很矛盾,但人就是这样,做人会希望自己能聪明狡猾点,以免吃亏;跟人则希望他人宽容仁义点,希望对方不要介意吃亏。

《新三国》,不只教会了我们历史,也充分反映了人性,让我们透过戏剧的带动看到每个角色的真性情、更深入地了解到每个表情背后的想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