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7, 2012

Friday, March 23, 2012

中國麥當勞,大馬回鍋油(鄭丁賢)

2012-03-22 09:01


先說麥當勞。

北京三里屯的麥當勞快餐店,前陣子被揭發操作不當,售賣過期的薯條、芝士、派餅。

這條新聞很勁爆,全中國議論,全世界流傳,麥當勞面臨危機……。

奇怪的是,事後,中國各地麥當勞的生意,並沒有顯著影響;相反的,很多過去不吃,或是少吃麥當勞的中國人,如今呼朋喚友,一起去吃麥當勞。

連麥當勞本身都難以相信。

分析之後,得出答案。

電視在晚間8點半作出報導,9點20分,北京市衛生監督所人員抵達三里屯麥當勞店,現場檢驗,證實該店違反店規(但沒有違反食品安全)。

一小時內,中國麥當勞總公司道歉,勒令這間店停業整頓,指示其它店必須嚴格遵守規定,並歡迎媒體、公眾和政府部門監督麥當勞店的操作。

接著,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約見中國麥當勞負責人,依法開罰。

一連串的動作,表現麥當勞迅速的危機管理,以及負責任的企業精神;而政府迅速有效的應對,彰顯保護消費人的態度。

中國人看在眼裡,心裡有數;原來,麥當勞的“過期”,是以分鐘來計算。

薯條炸好之後,6分鐘之後賣不出,就要丟掉;炸雞30分鐘未售,必須淘汰;芝士取出30分鐘之後,不能再用。

人們大開眼界,才瞭解甚麼是現代衛生條件。

比起一般餐館,用地溝油來做麻辣火鍋,用毒米上桌,用死豬肉做臘腸……,即使是三里屯違規的麥當勞店,也實在太衛生了。

更何況,麥當勞作出道歉和安全保證,政府衛生單位的迅速取締,加強人們對麥當勞的信心。

中國麥當勞因禍得福,中國人也上了一堂現代衛生教育。

回頭看大馬的回鍋油事件。

本報兩星期前揭發了回鍋油出現市面,也追蹤了回鍋油的來源和去向。

讀者之間,有很多反應,許多內行人,也提供更多的內幕消息;在在顯示報導確實,真實情況比報導更為嚴重。

隔天,政府相關單位宣佈將進行調查,揪出黑手,並要向本報瞭解詳情。

開始時,我們略感心慰,以為沒有白做工夫。

一天天過去,回鍋油問題,石沉大海,沒有下文。

市面上,還是有一包包不知是否回鍋油生產的塑膠袋包裝食油;街邊小販有者還是購買來源可疑但便宜的油;餐館還是把用後油,賣給同樣的回收商。

一切照舊,似乎甚麼都沒發生過;或者,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記。

媒體能夠做的,有一個限度。要解決問題,需要民眾關注,非政府組織施壓,更要政府機構公正和認真處理。

看到中國麥當勞的處理方式,再看看大馬街頭巷尾依然擺著一個個大藍桶,只有悲哀和感嘆。

【熱點新聞:黑心回鍋油事件】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 作者:鄭丁賢 《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235

25年前、25年後(林瑞源)

2012-03-22 09:03


“325華教抗議大會”並非華社首次召開的大會,1987年吉隆坡天后宮集會的情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

現在的政治環境和25年前不同,1987年的集會被當權者標籤為“種族集會”,今天到處都有集會,在和平集會法令下,警方也允許有秩序的和平集會。

目前的問題也和25年前不同,當年教育部忽然委派數十位不諳華文的教師至檳州、雪隆及馬六甲的華文小學出任行政高職,共有28所華小受影響;現在全國華小除了缺少逾1千209名教師之外,已知的不具華文資格的校長、副校長和教師更多達766人,這是多年來執行偏差所帶來的後遺症。

借古鑑今,從過往的事件獲得啟示,可避免重犯錯誤,並尋求有效的爭取策略。

1987年10月8日,董教總、馬華、行動黨及15華團成立聯合行動委員會,一致抗議教育部委派不諳華文的教師到華小出任高職。

“全國華團各政黨抗議大會”於10月11日在吉隆坡天后宮舉行,有2千多人出席,大會一致通過4項議決案,包括反對所有企圖使華小變質的政策。

天后宮集會和華小罷課事件,引起巫統成員的強烈反彈,巫青團於10月18日舉行大集會。

警方在10月27日,基於保安理由,援引內部安全法令,展開“茅草行動”扣留119人。在經歷了一連串事件後,內閣同意調走華小不諳華文的高級行政人員。

1987至1990年是政治動盪的年代,爆發巫統黨爭、巫統被法庭宣判為非法組織、司法危機,及反對黨陣線對國陣的挑戰;在面對政治衝擊之際,有人趁機挑起課題,來轉移視線和解除危機。

不幸的,華小在當年成為一枚棋子。涉及此事的朝野領袖現在應坦誠,還原歷史的真相,而華教也不應再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當年種族政治橫行,因此華教運動很容易就被指是種族問題;現在種族政黨被迫走向中間路線,教育與各項課題的種族色彩已經淡化,比如稀土事件就是涉及全民健康的課題。

況且,至少有7萬名馬來學生在華小就讀,華小辦得不好,友族也受影響。

吸取了當年的教訓,要爭取華教平等待遇,應具備理性精神,儘早對原則性問題,達致共識。

同時須有智慧和策略,包括軟硬兼施、既施壓又溝通,結合其他族群的教育和語文組織,來實現目標。

政府理應基於政治考量,設法解決華教問題,董教總應捉緊這個糾正政策和行政偏差的契機。

【熱點新聞:325華教救亡大會】

(星洲日報/一心不亂 作者:林瑞源 《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237

Thursday, March 22, 2012

副科,就可以放棄?(林明華)

2012-03-21 09:00


前晚出席新山中華公會召集的華小師資問題交流會,發現新山縣內絕大部份的華小,都有不具華文資格老師兼教體育、音樂、美術等副科的情況。

這是一種令人“不知不覺”的“蠶食”現象,問題很嚴重。但令我驚訝的是,多位董家協代表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卻表示“問題不大”,意思似乎是,這些副科都是不重要的科目,由誰來教,都無所謂。

我們小學的傳統教學,有主科和副科之分,所謂主科,是指小六評估考中的考試科目,如華文、國文、英文、數學和科學等;副科,則是泛指非考試科目,包括體育、音樂、美術等科。

由於副科再好也無關排名,在小六評估考試中也無法多添幾個A,所以一般的家長都不重視,學校也基於考試評估的考量,視之為“多餘”的學科,甚至有學校還悄悄的減少副科的節數,把體育、美術、音樂等副科的上課時間“挪出來”,讓給數學、英文或國文等主科“瓜分”。

問題是,這些副科,真的“不重要”到交給不具華文資格的老師教導,也無所謂嗎?

一位出席交流會的家協代表揭露,他孩子的班上,8位教師中,竟有5位是不具華文資格華文的教師。他聲稱,校方叫他不要說,但他還是要說出來。因為他認為,華小必須保有華校的文化傳統和特色,所以不能把體育、音樂、美術這些科目交給不具華文資格更不瞭解華族文化的教師教導!

我完全同意這位朋友的觀點。理由很簡單:不是每一個孩子將來都會成為科學家、醫生、工程師或者文學家。我們根本就無法預知孩子的未來,為甚麼從小就扼殺了他們將來成為運動員、畫家或者音樂家的機會?

事實上,體育、美術和音樂並不像傳統觀念上那麼不重要,而是可以影響個人成長的重要因素,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環。體育是一種體能教育,可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美術和音樂則是人文藝術的教育,可以陶冶人性,培養出有氣質有品位的優質生。即便你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位科學家,他也應該具備人文關懷的氣度;否則,他充其量也只是個“匠”而已,配不上“家”如此崇高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仍對大量不具華文資格教師教導副科的嚴重現象坐視不理,有一天,我們丟失的將不只是我們孩子的人文教育和藝術熏陶,我們的華小,恐怕也會落得空有華小之名、卻無華小之實的地步!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226

Wednesday, March 21, 2012

誰不想安安靜靜的生活?(林明華)

2012-03-20 09:01


從淨選盟2.0去年發動的709大集會,到熱潮未退的綠色盛會,再到董總發動的抗議大會,馬來西亞似乎進入了一個和平請願的時代!

事實上,過去兩年來,請願運動在全世界已有愈演愈烈之勢,美國《時代》雜誌甚至把其“2011年度風雲人物”,頒給了“全球的示威者”,讚揚全球示威者“為人民力量”重新定義,“不止已經改變歷史,更會改變未來的歷史”。

在簡單的民主理念中,示威或請願都是一種民意的表達和參與,也是基本人權,它或許一時之間無法徹底改變現狀,但至少能喚起民間的覺醒,並引起執政者的關注,以阻止情況變得更加惡質。

不能否認,請願也含有“反”的味道在內,但它所“反”的,是不合理不公平不公義的政策,不一定是要推翻政府。以709大集會為例,它並不是西方媒體所說的另一場“茉莉花革命”,因為它不曾鼓吹通過街頭示威來推翻政府,而只是要求改革選舉制度,以建立更透明、更公正和更乾淨的選舉制度。這一訴求,乃民之所欲,也並非反對黨的專利,而是朝野政黨都應努力追求和實現的遠大目標。

同樣的,綠色盛會所要傳達的,是追求綠色生活,拒絕污染工業的理念,這也不是甚麼反政府行為。當然,我們不能否認,這項波瀾壯闊的盛會,獲得了反對黨的大力支持,而沾上一點政治色彩。但它和董總所號召的抗議大會一樣,即在本質上,它們都是非政府組織自動自發的和平請願行動,任何政黨都可以選擇支持或者反對;如果有哪一個政黨通過這事件獲取政治資本,那也與主辦大會無關,更非大會的本意。

其實,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請願,能帶來改變嗎?

709大集會過後,政府在國會提呈了國會和平集會法案,以取代警察法令第27條文限制自由集會的條文,在原則上不再阻止民眾舉行和平集會;選舉委員會也同意採用點墨方式投票,並“原則上”同意讓海外公民成為郵寄選民。綠色盛會過後,政府宣佈設立“稀土問題國會遴選委員會”,並邀請反對黨和獨立人士加入。這些舉措,雖然仍有待進一步“聽其言,觀其行”,但仍可被視為民主進步的一個表徵。

當人民起來請願的時候,也是執政者最需反思改進的時候。但盼從政者永遠把美國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說過的一句話放在心裡,那就是:“誰不想安安靜靜的生活?誰不想終生不和街頭見面?”

【熱點新聞:稀土廠風波】
【熱點新聞:709大集會】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205

建石化廠不僅影響邊佳蘭

2012-03-20 09:04


數百名柔佛邊佳蘭漁民日前聚集在新灣順安宮附近海灘舉行“保衛家園和平請願”,抗議政府在當地征地興建石化工廠。邊佳蘭居民以高舉海報的抗爭方式,反對台灣國光石化有意在當地設廠。邊佳蘭居民同時也提出兩項訴求:其一是反對興建石化工廠;其二是不搬遷、不接受征地。邊佳蘭居民表示,如不能得到滿意的答覆,準備將居民聯署的備忘錄呈交首相納吉與州務大臣阿都干尼。

邊佳蘭居民反石化的強烈抗爭,凸顯了兩個極嚴重的問題:其一是我國在引進石油與天然氣計劃後,石化廢料的去處究應如何處理,方能保障土地不受石化廢料的污染;其二是為何一定要選擇在這個漁村興建石化廠?今後是否有遷離的可能?

工業廢料包括石化廢料的拋棄與貯存的安全,早已是全球最頭痛的難題。任何一個石化廠在開始運轉以後,必然將產生大量的廢料;尤其是當石化在運轉若干年後需要廢廠時其整廠的設備與其廠下的土地,全部皆可定義為“石化廢料”,必須作妥善的處理。像這麼大面積的石化廢料,雖然輻射性不強,但其輻射半衰期長達數百年,以致石化廢料的處理,便成為人類在享受石化能源福祉以後的最大夢魘。在幅員廣袤的國家,工業廢料可貯存於沙漠、荒原與孤島的地下,但馬來半島地狹人稠,實在不容易找到適當安全貯放石化廢料的空間。工業廢料原來可以海拋方式,拋棄於東部外海,但1982年倫敦公約生效,禁止各國以海拋方式解決工業廢料問題,於是就地掩埋或人造島就成為陸上貯存場的第一選擇。

事實上,這個耗資608億令吉的邊佳蘭石化發展計劃,將征地逾2萬2千英畝,受影響的漁民包括下灣島、二灣、頭灣及三灣合計逾2萬8千居民。目前發展商已在當地展開填土工程,附近村莊每遇海水漲潮就會發生水災,不僅車輛無法進出,村民生活也受嚴重影響。如果邊佳蘭居民繼續抗爭,則石化廠的興建與石化廢料的去處將是半島未來環保最難解決的課題。

然而邊佳蘭並非荒島,當地居民也是我們血肉相連的同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何忍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拋向一個與世無爭的美麗漁村?較早時,已有不少漁民將當局發給的“補償金”當作是“紅包”,簽下遷移的條件,特別是四灣居民雖不須搬遷,但住家已被發展計劃所圍困,生活作息大受影響,無怪邊佳蘭居民要說,為何石化廠不能設在人煙稀少之處,而要將之建在我們的家鄉?

就道義而言,石化廠的興建對國家發展有利,今天卻要將具有污染危險的石化廠設在最南端的漁村,這完全不符“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邊佳蘭居民實在無義務完全承擔國家經濟發展後所遺留下的大量放射性垃圾的義務,他們的抗爭確實有其正當性。何況邊佳蘭環海,海風中含鹽量甚大,以致石化廠乃至貯放場中的石廢容器不數年將可能有鏽壞的跡象,邊佳蘭其實並非一個理想興建石化廠的地方。

總體而言,石化廠的安全問題,絕不是化解了邊佳蘭居民的抗爭便可徹底解決。政府必須以宏觀的角度,為國家未來10年、20年甚至百年的工業廢料處理,作未雨綢繆之計。當然,長治之安之道,必須在境外覓取最妥當而安全的地區作為長期貯存工業廢料的場址。到目前為止,全球願意提供作為工業廢料的貯存地,包括羅布泊沙漠地、西伯利亞、馬紹爾島等,不過這些地區卻距離我國甚遠。

邊佳蘭居民的抗爭,為我們帶來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例如石化廠既然是外資,它就有面臨退資撤廠的時限,姑且不論撤資後其廢料如何處理,即使在今天,它大面積的填海已造成當地自然生態的破壞,海產必將大量減少,加上砍伐紅樹林,使防潮效能減弱,當地居民生活將首當其沖。因此,我們希望中央與柔佛州政府正視整體興建石化廠的嚴重性,即速尋求解決辦法。當局與邊佳蘭居民固然要努力溝通,當務之急是如何維持當地旅遊景點的特色,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態保護規劃。須知此不僅關係邊佳蘭一地的安全,也是今天全國免受輻射污染的大問題。

(星洲日報/社論)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207

Tuesday, March 20, 2012

民主選舉不僅是投票而已(林明華)

2012-03-19 09:03


聽起來很像,看起來也很像,來屆大選似乎就在轉角之處,進入百日之內的倒數階段了。

選舉少不了動員,少不了造勢,也少不了謀略;既要比政策的好壞,也要比人選的優劣,最終的目的,就是贏得勝利、奪得政權。而這一過程,必須按固有的選舉制度下的遊戲規則展開。

我國奉行的選舉制度源自英國。這是一種“簡單多數”的議員選舉制度。其基本規則是:贏得某選區最多選票的候選人(即使達不到過半數的選票,或者只贏1票),即宣告中選。在議會中佔據多數席位的黨將成為執政黨,而執政黨領袖則成為政府內閣首相。這是目前世界各國所採用的三百多種選舉方式中的一種,其優點是:簡單易行,並且注重穩定性和延續性。

然而,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例如,政黨所獲議席數與所得票數並不相稱,無法真正反映各個政黨所獲得的選民支持率,所以也就無法客觀的反映各政黨的實力,甚至可能出現總得票率較低的政黨贏得大多數席位並組織政府的荒謬情況,因此其公正性也深受質疑。職是之故,即便是作為“老祖宗”的英國,也出現了要改革選舉制度的聲音,並且在去年5月為此而舉行了全民公投。雖然選民最終以69%的反對票對31%的支持票否決了選舉制度的改革,但這次公投卻成了推動英國政治領域變革的催化劑。

這些年來,我國民間要求制定更公平和透明的選舉制度的呼聲,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去年由“淨選盟2.0”所發動的“709”大集會獲得巨大的回響,說明了廣大老百姓對現有選舉制度存在著的某些不公平現象,確實存有強烈的不滿,他們要表達的是,選舉不僅僅是投票而已,選民登記制度欠透明、選區劃分和議席分配不公平、新聞自由受箝制、行政資源被濫用等等,都已造成競選過程的不公平,並可能產生不合理的選舉結果。

7萬張票和6千張票的選區都同樣只可以選出一位議員的情況太過荒謬。民主必須建構在一個公平的選舉制度上;沒有公平性的選舉制度,就不會有公平的選舉結果。選舉一旦落得如此地步,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了。

馬來西亞的選民對政治的高度參與,反映了他們對民主的熱切期盼。選民都真心的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朝野政黨能拋棄成見,在談判桌上達致共識,為我們建構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選舉制度,實現一個真正民主的馬來西亞!

【熱點新聞:大選來不來?】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196

Saturday, March 17, 2012

達因的預測和“忠告”(林明華)

2012-03-16 09:03


前財政部長敦達因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大談來屆大選課題。基本上,我認同他的大半觀點,例如他說,牛事可以左右選情,國陣難奪檳丹兩州、保霹也有難度、吉雪則有一半機會。這些觀點,和朝野及民間的看法,可謂大致相同。只是吉打這一州,民間倒是普遍上看好國陣有望翻身。

達因相信,至少70%的華裔選民已經鐵了心腸,要在來屆大選中不投國陣;華裔選民已在2008年拒絕民政黨,這一次可能輪到馬華了。這也是相當貼近一般人的看法。當然,事實是否如此,仍有待證明。

我個人較感“興趣”的部份,是他對華裔選民的“提醒”。他說,如果巫統在來屆大選中告捷,那是非常不幸和悲傷的事,因為這將變成沿著種族路線投票,而國家將會永遠被種族這條線分開。

達因作這樣的推論,自有他的理據。但理據的基礎卻似乎過於傾向負面。巫統告捷,馬華和民政卻慘敗的局面,其實已反映在308大選的結果中。老實說,來屆大選,華社幾乎沒有人看好民政和馬華能取得比上一屆大選較好的成績,所以,達因所不願意看到的上述選舉結果,是極有可能出現的。

事實上,華人拒絕馬華和民政,也可被視為拒絕巫統的反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這是沿著種族路線投票、還是拒絕種族政治的表態?

錯誤的詮釋華裔選民所要傳達的訊息,那會產生怎樣的政治反應和後果?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朝野深入探研的嚴肅課題。

達因提出政黨性質重於兩線制的觀點,也許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我認為,他的話有一定的道理,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達因不否認華社期待改變,卻質疑華人是否真的相信安華及伊斯蘭黨。這也確實說中了很多華裔選民內心的不安。但以目前的情勢而言,華社要求改變的熱切期盼,比起他們對安華和伊斯蘭黨的憂慮和戒心,卻相對要強烈得多,這也恐怕是一時之間難以扭轉的事實。

我其實更希望多瞭解一些馬來選民的心態,可惜達因只泛泛談了城市馬來選民對居住條件的需求,以及牛案可能對國陣的選票造成衝擊,並沒有告訴我們城市馬來選民和年輕馬來選民在政治意識上有甚麼改變。我始終覺得,城市馬來選民和年輕馬來選民的政治取向,才是左右來屆大選結果的關鍵所在。

至於達因所說的鐘擺論(還有他未提出的新首相效應),不是不可能,但我更相信,舊的一套,始終會被新的思潮和新事物取代。

【熱點新聞:大選來不來?】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155

Friday, March 16, 2012

國州同步大選,民聯舉棋不定?(林明華)

2012-03-15 09:06


對國陣而言,該去的地方都去了,該撥的款項都撥了,該道歉的也道歉了,該離職的也將離職了;此外,140萬名公務員加薪了,146所中國大學的學位承認了,一個大馬500令吉的援助金發放了,首相的民望更高達69%,此時不選,還待何時?

對民聯來說,稀土課題仍然沸沸揚揚,“牛”案風波也還在發酵,此時是個不壞的大選時機,布城是否在望,就繫此一仗了。為何在其4個執政州是否要與國會同步選舉的課題上,卻舉棋不定?

民聯已將這課題交由相關州的大臣及首長討論。據報導,他們有3項方案供選擇:

一、4州皆隨國會解散,並同步舉行大選;

二、僅改選國會議席,4州另擇日同時舉行州選舉;

三、4州不與國會同步大選,並且選擇在不同日期分別舉行州選舉。

在這課題上,民聯3黨各有考量,立場並不一致。

伊斯蘭黨贊成第一方案,丹州大臣聶阿茲已清楚表明,不管其他3個民聯州的意願如何,丹州政府都會選擇國州同步選舉。

行動黨中委會據說也較傾向於同步大選,但最後的決定,還須看林冠英的態度。林冠英曾在去年表示,只有在2012年才考慮舉行檳州選舉。

至於公正黨,則比較屬意第三方案,雪州大臣卡立曾表明,如果大選在近期內舉行,雪州政府將不會解散州議會進行選舉。

伊斯蘭黨曾有1978年在單一州選舉中被國陣奪走丹州政權的慘痛經驗,這或是她不贊同個別舉行州選舉的主要原因。

在民聯3黨中,行動黨看來較有轉圜的餘地,對於檳州政權,該黨有十拿九穩的把握,看來不需太過在乎同步大選的利弊;該黨更關注的,應是整體的大形勢是否有利於該黨在柔、彭、砂、沙等州取得更大的突破,從而為民聯入主布城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至於公正黨,能不能保住雪州政權,顯然是她最大的考量。雪州大臣卡立曾一再重申,大選若落在5或6月,州政府將不考慮同步解散州議會。他的看法是,民聯的大方向是邁向布城,如果雪州不同步解散,就可以集中火力扶助民聯,為邁向布城而努力。一旦國會獲勝,之後的州選舉就輕鬆得多,有助於民聯保住雪州政權。

如此看來,如果大選落在5月或6月,最大的可能將是:民聯執政的4個州中,丹、吉、檳3州將會同步解散州議會,雪州則不跟隨。當然,這還得看未來的政治形勢有甚麼突發的演變,才能有最後的定論!

【熱點新聞:大選來不來?】
【熱點新聞:國家養牛中心風波】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141

Tuesday, March 13, 2012

盡信報告,不如無報告!(林明華)

2012-03-12 09:08


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日前“突擊”柔州教育局之後,召開了新聞發佈會。他說,他已仔細查閱了柔州教師如何分配的問題,結果發現,那些被分配到柔州華小的不具華文資格教師,只負責教導馬來文和英文,其他科目,包括道德、音樂、生活技能、輔導、體育及美術科等,都是由華裔教師執教。

我們必須讚揚副部長,因為他的確聽到華社的申訴,並且展開了調查,而且還是“突擊”式的調查,以瞭解真相。但是,請容我潑一盆冷水,因為,我並不認為,這樣的“突擊”,真的能找出真相。

是的,正如多位官老爺一再重申的那樣,很多華小,老師的空缺都已被填補了。也就是說,在數目上,已經沒有所謂師資問題了。

是的,根據教育局的記錄和“大原則”,那些被分配去華小的不具華文資格老師,只能負責教導三到六年級的國文和英文科的,不能教導其他科目。所以,理論上,也沒有所謂不諳華文老師教導國文和英文以外科目的問題了。

然而,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不然!

首先,是被派到華小的不具華文資格老師,人數實在是太多了,甚至已經多到出現過剩現象。據我所知,在新山縣內,便有一所華小的不具華文資格老師,竟佔了該校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第二,由於具華文資格的老師不夠,而不具華文資格的老師卻過剩,一些校長逼於無奈,只好把那些原本應教導高年級國文和英文科的老師,分配去教導其他科目。這是千真確的事,新山一所華小的家長甚至為此而發起簽名運動。據有關家長告訴我,他就讀該校三年級的孩子,班上竟有5位非華裔老師,分別負責教導國文、英文、體育、美術和音樂等5個科目。

魏副部長希望各界根據“現實情況”,以務實的態度尋求解決華小師資問題的方案,我這個“老朋友”沒有資格出席“圓桌會議”,只好在此據實向他作以上報告。不知副部長是相信州教育局的“報告”,還是相信我所獲知的“現實情況”?

其實,要瞭解真相,一點也不難,也不必搞到“突擊”這麼緊張兮兮,只要向有關華小的校長瞭解就可以了;或者,召集各校的董家協,開一個“四方會議”,也可以掌握到真正的一手資料。

盡信報告記錄這東西,還不如沒有報告記錄!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096

Saturday, March 10, 2012

時代不同了!(林明華)

2012-03-09 09:01


“時代不同了!”

小時候,聽祖父祖母在嘆謂;長大了,聽父母在嘮叼;老了,自己在自憐自艾。

時代的確是不同了,這道理,人人都懂,也都這麼說。問題是,面對一個嶄新的時代,你改變了嗎?

如果萊納斯稀土廠早在30年前來關丹投資,也許不會有人反對;即使有反對的聲音,也可能微弱到不消三兩下就被打壓下去了。

同樣的,如今正如火如荼在柔州邊佳蘭展開的石油天然氣發展計劃,如果早在30年前展開,也許不會引起爭議,民間即使有所不滿,也只能逆來順受,最終接受無奈的結局。

但時代畢竟不同了。今天,人民的環保意識、民間的人權訴求、老百姓對知情權的要求,又豈是30年前可以相提並論?

正因為很多官老爺還停留在30年前的心態,還以為今天的老百姓和30年前的老百姓沒有甚麼兩樣,所以才會常常低估了民間的反彈,並因此而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

最新一期的《亞洲周刊》的封面專題――〈曾蔭權啟示錄――延續港英殖民特權心態〉,對這種延續於英國殖民地時代的政商利益交纏一體的特權心態,作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很值得我們參考和省思。

和香港一樣,我們的官僚體系,也是沿襲自英殖民政府,雖然我們的國家已經獨立逾半個世紀了,但這種政商利益輸送體制與文化的痕跡,今天仍然處處可見,甚至有時還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時代真的不同了,政治環境真的變了,社會大眾對政治人物的要求和期望也更苛刻了,遮遮掩掩的政策和施政方式,再也無法滿足民眾的知情權了,特別是308海嘯大選過後,國人的要求更高了,他們要求更加透明化的政策,他們要求更加合理和公平的施政。他們對政治人物和官員的施政能力和道德操守的要求,也明顯提高了。

故此,對每一件重大的決策和施政,執政者再也不能含含糊糊,以為只要祭出“官方機密”這把尚方寶劍,就可以通行無阻。官老爺不只要為他說過的每一句話負責,也要為他所制定的每一項政策和施政負責。民眾會發揮公民的權利,針對不當的政策和施政不斷地提出質詢,對各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不斷地鞭撻,甚至作出反對和反抗。媒體也會不斷跟進,追逐事件的最新發展。最近發生的養牛風波愈演愈烈,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時代不同了,時代進步了,是這些現象最好的注釋。誰跟不上改變,就註定將被時代所淘汰!

【熱點新聞:大選來不來?】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065

Friday, March 9, 2012

饥饿过、失败过、也错过

因为饥饿过,所以从前就不浪费食物;
因为失败过,所以现在深知成功绝不是易事;
因为曾错过,所以往后不想再留任何遗憾。

另一個秘密,又一個憂慮(林明華)

2012-03-08 09:14


最近,新山人都在等待內閣宣佈新山東疏大道的收費,並希望那是一個可以讓民眾“歡喜”接受的“雙贏”方案,而不是又一個附帶賠償條件的“單贏”方案。

新山東疏大道耗資9億7千700萬令吉,全長8.1公里,其中包括橫貫市郊的高架公路,全程共銜接3個道路樞紐,南可直通柔新長堤,北可連接南北大道。

大道的承建商是馬資源機構屬下的MLSSB有限公司。據瞭解,它獲得34年的特許建設和營運權。大道收費則由中央政府決定。

從宏觀的角度看,東疏大道不啻為一個利國惠民的大工程,它的建成,不僅可以改善新山的交通狀況,也有助於帶動我國旅遊業和柔佛的經濟發展。

可是,這麼一個原本讓民眾引頸期盼,可以贏取民心的計劃,卻因為收費問題不清不楚,而演變成一個爭論課題;如果處理不妥,甚至還可能在來屆大選成為國陣的一大政治包袱。

現在,新山人最關注的,不是東疏大道工程一再展延啟用的問題,而是它的收費,到底是多少?

新山人很瞭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東疏大道即使不能免費,其收費也應建構在合理的基礎上;否則,必將引發民怨,而民怨這把火,最終將會發泄在選票上。

如今大道已建竣並開放在即,但針對收費問題,有關當局卻始終遮遮掩掩,以致各種傳言和小道消息流傳不止。

據說,東疏大道來回柔新兩地的雙程通車費高達15令吉30分!

據說,根據馬新政府的協議,新加坡也會把汽車入境費調高至15令吉30仙。這意味著,來回柔新一趟,總過路費將高達30令吉60仙!

據說,東疏大道收費站是設在關卡內,那些沒有使用東疏大道進入關卡的車輛,也須繳付一樣的通車費!

如果上述傳言屬實,毫無疑問,那將是新山人的一大夢魘,好事變壞事,難怪民眾要反,連州議員、國會議員和州務大臣也直呼這太不合理。

事實上,東疏大道的過路費,早在有關承建公司與中央政府簽署合約時就已定下了。只是,那是商業上的“高度機密”,因此未曾公佈過。

這事件再次暴露了政府工程的“通病”,那就是欠缺透明度,工程合約的內容是一秘密,大道的收費也秘而不宣,不到最後一分鐘不宣佈,孰不知秘密越多,民眾的憂慮就越大,猜疑與不信任也油然而生,最後遂演變成民怨民憤,讓政府付出政治代價!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 作者:林明華 《星洲日報》執行編輯)


转自:http://opinions.sinchew-i.com/node/23050

Wednesday, March 7, 2012

金钱不知何处去,大马依旧是贪污

大马本应很有钱,发展却停滞不前,
国阵无能乱花钱,官僚朋党连一线,
工程招标私自选,私相授受太明显,
小新尚懂钱生钱,政企小钱赚大钱,
国阵不懂管理钱,亏了大钱赚小钱,
大马建国53年,财政赤字47年,
贪污事实在眼前,每年不断洗黑钱,
很多人民看不见,因此继续被蒙骗,
一个大马是理念,也是人民的心愿,
无奈心愿变残念,国阵制度却不变,
挥霍人民血汗钱,违反人民的意愿,
20宏愿太遥远,民强国富难实现,
每次大选来临前,国阵每次说改变,
改变只是在表面,人民莫要再受骗,
来届大选不变天,贪污景象永不变,
政局若不再改变,国家破产也不远。

P.S:金钱不知何处去,大马依旧是贪污。

Thursday, March 1, 2012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注解: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學習後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這就是下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