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9, 2011

从了解政企开始(刘镇东)

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角色和职能,以及政府与私人资本的关系,是经济学恒久的问题。衍生的问题包括政府是否可以做生意?政府如果真要做生意则该做什么生意、政府经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总稽查司安比林日前指出,各级政府成立数以百计的官联企业,但大部分的表现都平庸无比,往往让好些人不必工作却得到报酬,浪费无数公帑。他说,他怀疑到底这些官联企业是否符合21世纪的需要。但政府做生意的问题,不止这些而已。

政府不是不能做生意。有些事业如果涉及不能竞争的、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的公共财(public goods)时,政府是最适当的经营者,像铁路、高速公路、水供、光纤。在同一个路线上搭两条水供线是不符合经济效益,而政府经营水供不见得就没有效率。例如,槟州政府管控的水务公司的表现,如价格、流失,都遥遥领先国阵政府时代下私营化的雪州水务服务和柔佛私营化单位。

铁路、高速公路和光纤骨干如果重复建设就是资源浪费,因此也是自然垄断。以光纤为例,理想的做法是政府拥有光纤骨干,至于从光纤到用户所谓的“最后一厘”(last mile)服务则开放给企业竞争。 马来西亚网路因为马电讯垄断光纤骨干和最后一厘的服务,导致其他网路服务提供者必须作出昂贵的投资,建设替代性基本设施(3G、4G、 Wimax等),最终消费者必须承担昂贵的网路费用。

在其他事业上,凡是没有自然垄断的情况,政府都应该尽量避免涉及其中,成为竞争者之一。政府掌握公权力,可以制定游戏规则、也可以在中场改变规则;但政府做生意就会排挤(crowd out)私人资本,最终社会整体将面对没有良性竞争、甚至政策扭曲的局面。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莫过于官联企业兼卖汽车(普腾、第二国产车、国产电单车等),导致政府在政策上只有汽车政策,没有诱因制定以民为本的交通政策。全国汽车数量将近千万,交通工具的总数量已达两千万,达到病入膏肓的程度,却不见全盘的交通政策。

另外,官联企业拥有股权的公司也包括大道收费单位。大道收费是从人民身上榨取的民脂民膏,滋养的却是政府的附属单位。

官联企业也是大发展商,如森那美集团(Sime Darby)。世界各国城市都逐渐减少向外扩张,以便回到市中心密集居住,减少仰赖私人汽车和汽油,进而减少排碳。但是森那美等官联企业掌握大片城郊土地,因此继续推广郊外居住。

森那美等官营企业也拥有国内大部分园丘,付给园丘工人低至每月400令吉的低廉工资,让园丘家庭长期生活在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中。

要理解和改革马来西亚经济窘态,非从官联企业开始不可。


转自:星洲日报/转泪点 作者:刘镇东(国会议员) 2011.02.19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