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8, 2011

彼岸的选举和政治生态(林明华)

刚过了热热闹闹的农历新年,我们这里就选战风云密布,2场补选掀开战幔,砂州选举战鼓频催;在长堤彼岸,“小红点”也不甘寂寞,刚宣布了“大选预算案”,选区划分报告又接踵出炉,大选可能在5月举行的传言甚嚣尘上。

同样是选举,但两岸的风景,却是截然不同。

有人这麽形容,新加坡人看大马大选,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大马人看新加坡选举,精彩不足,索然无味。

大马人之所以如此看彼岸大选,是因为那是一场悬殊之战,还未开打,悬念已失。

新加坡曾是左翼联盟的大本营,但随著60年代初社阵在领导人纷纷被捕后放弃议会斗争,新加坡就已形成了“一党专政”的政治格局。过去30年来,反对党来来去去也就只能依靠惹耶勒南、詹时中和刘程强等人在国会里发出微弱的声音。如今,惹耶勒南斯人已逝,詹时中垂垂老矣,来临的大选,反对党看来仍然难有突破。

新加坡的反对党长期积弱,是该国政治大环境所然。对付政敌,至今影响仍无所不在的李光耀是从来就不曾手软的,他曾坦承∶“请问,天底下有哪个政党是会扶持反对党上台的?我们当然是要趁他们还没有起来,就先击倒他们,否则,等他们起来了,就很难除掉他们了。”

显然,在这样的政治思维情况下所形成的岛国政治生态环境,反对党是很难壮大的,一些反对党领袖更无法摆脱悲剧性的命运,例如惹耶勒南、徐顺全、邓亮洪等,破产的破产,出走的出走,都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毫无疑问,人民行动党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政党,它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即先发制人,除了选区划分这个王牌,它还创立了举世无双的集选区和非选区议员制度,把反对党成长的机会压缩到最小,最终也就确保了它永续执政的政治格局。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最大的成功,是他们并未被绝对的权力所腐蚀,反而依靠一党独大的绝对优势而推行了效率惊人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小红点”,而且是世界治安最好,也最廉洁的国家之一。

我的一些新加坡朋友感叹,新加坡社会的批判声音太微弱了,但大多数人民并不以为意,因为为了享有稳定、安逸的生活,他们早已不自觉地放弃建立一个更开放民主的政治环境的理想了。这就是新加坡当今的政治现实。


转自:星洲日报/云淡风轻 作者:林明华 《星洲日报》执行编辑 2011.02.28

No comments: